我校张振涛老师承担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一般项目“杨荫浏中国音乐学研究方法及其贡献研究” (项目批准号:17BD073)已结项,经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项目管理中心组织专家组鉴定,结项等级为优秀。
张振涛老师著有:《笙管音位的乐律学研究》《冀中乡村礼俗中的鼓吹乐社——音乐会》《吹破平静——晋北鼓乐的传统与变迁》《声漫山门——陕北民族音乐志》,论文集:《诸野求乐录》《燃烧的琴弦》《风声入耳》《响鼓重槌》《冀中学案》《响堂》《声湾》,主编《杨荫浏全集》《中国工尺谱集成》(十卷)。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音乐史、民族音乐学。
项目成果简介:当中国音乐学面临全球化冲击需要确立本土定位时,我们日益感到对学科带头人的学术遗产给予系统整理并从中提炼方法论的迫切性与必要性。这是课题的研究目的,也是学术意义之所在。全书贯穿三条主线,第一是杨荫浏平生事迹,第二是主要成果与学术贡献,第三是方法论总结。全书重点在于方法论归纳,试举五例以示。
一、杨荫浏对十番鼓与十番锣鼓的研究持续终生,从22岁风华正茂到83岁烈士暮年,人生84个春秋有61年未曾离开,达到自己演奏、自己记谱、自己撰述的全覆盖程度。这个个案,绝世无双!他采用了几乎不可重复、刻念乡井、沉潜一生的考察法——以“局中人”身份的参与式解读。“毕生探视、终生关注”,概念不同,效果相同。他的做事方式体现了中国学者以自己的切入方式解决采访时量问题的途径。“局内人、局外人”二元对立,杨荫浏从另一角度展示了进入对象的方式,因为中国学者的研究对象不是“异文化”“他文化”,而是家门口。学习家乡乐器,了解合奏细节,践行做事方式,这是人类学近些年才认可的“自我民族音乐志”的方式。这种身份就是“局中人”。
二、杨荫浏研究民间音乐时引述古代文献的方式,具有方法论的意义。中国是纪史大国,翻查典籍,实际上是把存见音乐实践与历史隐线连接起来。历史研究与田野考察并行不悖,史实引录入文,直到21世纪才被“历史民族音乐学”提升到方法论高度确认价值。外国学者的阐述还是让我们明白了一件事,中国人早就有的学术传统,因为缺乏总结,反到在别人的阐述后才意识其价值。这就是中国音乐学需要总结并予以阐发的地方。
三、参照当代,回顾前贤,成为提炼工具概念的可性行步骤。后人因条件完备而比前人看得更清楚一点。杨荫浏《三律考》提出“三律并存”,黄翔鹏进一步提炼为“复合律制”。学生从老师处继承了遗产,并因考古材料迈上台阶。从“三律并存”到“复合律制”,杨荫浏为黄翔鹏的总结打下基础,黄翔鹏将杨荫浏的意向提升凝练。悟得到,说得出,立得住,用得上。师以徒贵,徒以师荣,两代并力,文以明道。
四、杨荫浏提出“乐种”概念,被黄翔鹏记了下来。乐种需具三个条件:固定编制、固定曲目、数辈传承。黄翔鹏将一个模糊的、未被整合的零部件,纳入一个词汇,获得了完整定义。师徒二人,前赴后继,两代搭建,整合成词。采用材料是旧的,提出概念是新的。一词落地,开基立极。
五、韦伯《经济与社会》以“理性类型”为纲,提出按技术标准衡量哪些是理性行动或非理性行动。十番锣鼓“十八六十二”句式,不但不是“存在着大量非严格编码或无编码结构的表达组合物”,而是经过严格编码的产物。杨荫浏找到样板,揭示出内在逻辑并提供文本格式。童忠良进一步总结出“数列结构”概念。杨荫浏揭秘,童忠良提纯,步步推进,炼石成金,又成为一个两代人提炼工具的典型。
杨荫浏历史领域采用的方法也可归纳为:文献汇考,援古引今;无征不信、有闻必录;观之古籍,验之当世,参之人事。杨荫浏一代学者不强调方法,但在实践中自觉地运用了各种方法,如盐著水中,浑然无迹。我们今天所做的就是要把杨荫浏未及总结而在后人著述中被不同程度提炼的工具概念和方法提炼出来、梳理成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