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报:我校获批两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76批面上资助 

发布时间:2024-11-30浏览次数:34

根据《关于公布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76批面上资助获资助人员名单的通知》(中博基字〔2024〕20号),我校艺术学(美术)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刘凯、艺术学(戏剧与影视)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秦越获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具体资助信息如下:  

流动站名称

博士后姓名

资助项目名称

资助编号

资助经费(万元)

合作导师

艺术学(美术)

绘画史“宋元之变”

叙事体系构建研究

2024M761487

5

吕少卿

艺术学(戏剧与影视)

中国百年音乐

科技发展研究

2024M761488

5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是国家专门为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设立的科研基金,旨在促进具有发展潜力和创新能力的优秀博士后研究人员在站期间开展创新研究,培养造就一支高层次创新型博士后人才队伍。面上资助是给予博士后研究人员在站期间从事自主创新研究的科研启动或补充经费。由专家通讯评审确定资助对象。资助标准分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类。自然科学资助标准为8万元;社会科学资助标准一般为5万元。

刘凯老师获批的《绘画史“宋元之变”叙事体系构建研究》聚焦绘画“宋元之变”的叙事体系,从叙事线索、分期理论、叙事框架、叙事特征及成因与意义五个方面展开。该研究突破西方学术话语体系,结合中国美术史理论,构建“宋元之变”叙事体系,提出“四段论”分期,补入金代画家王庭筠,明确其在绘画史中的关键地位,为深化中国美术史研究提供了新视角和方法。

秦越老师获批的《中国百年音乐科技发展研究》聚焦过去百年间中国音乐科技的发展历程,从电声技术引进与本土化、电子音乐与数字技术发展、人工智能与音乐融合以及音乐科技政策与文化环境四个方面展开,探讨其阶段性特征、技术与文化的互动关系以及政策对科技发展的影响。该研究将系统梳理中国音乐科技的演变路径,揭示其在全球音乐科技发展中的独特性与贡献,为国家科技与文化政策制定提供历史借鉴与理论支持,助力中国在全球音乐科技领域的文化软实力提升。